如何讓微信營銷搭上中國人的大節——春節
發布時間:[2016-01-26]分類:運營干貨
春節已經進入倒計時,節日廣告準備好了嗎?每個廣告文案這個時候估計都哭成狗了,春節不準備年貨,而要準備這貨:春節廣告!
春節已經臨近,各路人馬都已經進入回家修整的狀態,有大把時間看電視,看電腦,逛朋友圈。那么各位微商,針對中國人的傳統節日——春節,你準備好自己的營銷手段了嗎?微信營銷要如何才能搭上春節輛車呢?根據以往各路大神的春節營銷方案,有以下5種創意方式,讓你從容應對春節期間的微信營銷廣告。
1.營銷方式:黃歷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黃歷。黃歷這東西承載了幾代中國人的歲月,它曾是生活里必不可少的過日子的生活用品。反正在小編的印象里每到過年家里總會買上一本老黃歷放著。但是,最近幾年老黃歷神奇般地在廣告中活躍起來,原因大概有三點:一是它有“年”的符號意義;二是它具有古老文化的神秘色彩,有可創意空間;三是它的宜和忌,給品牌和創意提供了很好的嫁接空間和很多便利。
去年2.14情人節,在大家紛紛點評岡本的尺度和杜蕾斯的機智時,老黃歷意外走紅,只因,你看吧(忌:行房),2.14情人節,一張黃歷刷爆了各大廣告網站。
這種自帶話題的特性頓時讓老黃歷有了一大批粉絲,于是乎,去年春節各大品牌的社交媒體廣告均出了以“黃歷”圖片為主的營銷廣告。一些品牌的社交廣告還將黃歷設置成了GIF圖片,將品牌形象融合老黃歷,多了幾分親和力。從除夕到初七,通過每天的過節特色,在卡通形象傳達和宜忌中貫穿產品。
2.春節營銷之:春聯
過春節貼春聯也是中國人的習俗之一,用春聯來達到營銷效果也是一個不錯的點子。去年春節淘寶在社交網絡上發布的廣告幾乎是由春聯構成,而且耍了個小心機,將淘寶的漢語拼音(TAOBAO)用卡通形象制作成了一家人,這樣大家也就不會去計較它的春聯是不是平仄工整押韻。
3.春節營銷方式之:拜年
拜年作為春節必行的習俗,之所以放在第三個是因為它用在廣告上可拓展的空間沒有前兩個大,最常見的拜年幾乎等于祝福語的堆砌,但是它又不是單純的堆砌,因為送祝福的人通常是懷著美好的心愿。
其實,不管是老黃歷還是春聯,企業用來做創意最終的目的依然是拜年,而最純粹的拜年方式可以怎么做廣告呢?那我們來看看另外兩家是怎么做的。2015的春節京東采用了最純粹的拜年方式,“京東拜大年”每天一句祝福語。但它將京東特色商品以圖案形式展示,與祝福的四字成語形成呼應,產品植入方式讓人點贊。同樣是拜年,優步沒有像京東一樣做一系列,而是在大年初一給大家拜年。廣告中規中矩,通過祝福語的同字將品牌融入其中。沒有專門運營團隊的企業可以考慮這種做法。
4.春節營銷方式之:習俗
節日習俗是區分不同地區的一個方式,也是找到同類的通行暗號。提起春節,每個人都能說上來一些家鄉習俗,所以企業拿習俗做文章,不失為一種非常保險的親民方式。
5.春節營銷方式之:生肖
生肖是非常特色的一種中國文化,春節的辭舊迎新在很多人心里默認的說法就是生肖的變更。不僅是我們心里這樣認為,你看春晚不也是每年必用這一概念么。而且喜歡生肖主題還有那些國際大牌,中國年紀念款首先就是在生肖上下功夫。做生肖紀念款當然是一個很棒的方式,但是絕大多數品牌有這樣那樣的限制不能實現。3D立體實現不了,那就在平面廣告上做文章吧。
總結:運用以上幾個創意點,80%的品牌春節社交網絡營銷都能夠搞定。不僅局限于上面的案例,回顧去年各大品牌的案例,你會發現第一個老黃歷是被運用最多的,因為這種方式上手容易,而且品牌比較容易找到結合點;第二個春聯也是如此,結合點比較容易,而且春聯本身的文化性很能為企業加分;拜年和習俗相對于前兩個用起來更簡單,所以也容易千人一面,需要在設計上花功夫找到品牌結合的特色;生肖是最容易出彩也是最容易流俗的一個創意點。以上任一種方法都需要你結合品牌自身好好思考,才有可能做出新意,被廣泛傳播。
電話咨詢
免費試用
預約演示
價格咨詢
獲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