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互聯網+下的“社群+”?
發布時間:[2016-06-22]分類:熱點新聞
社群經濟的崛起是2016年即將開始的非常重要的事件。社群在近兩年被喊得很響,然而至今為止依然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和成型的方法論,大家成人摸象,各言所是,到底社群應該如何玩?
1.構建社群:重新定義目標用戶群體,確定產品定位
首先就是要設計聯系群體成員的紐帶,不論是產品、內容還是工具。社群必須要有一個載體作為入口,產品、服務或解決方案。如小米的載體是手機,大三湘的載體是山茶油。在消費升級和移動互聯網的推潑助瀾下,整個商業邏輯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過去是先有產品后有用戶,但是現在可以先有用戶后生產產品。因此,對企業而言首當其沖的就是重新定義目標用戶,根據用戶畫像以最快的速度推出最小化可行產品,就是所謂的 MVP。
對于一個社群而言,產品才是凝結群成員關系的媒介和群成員需求的解決方案,社群的調性、價值觀標簽固然可以把群成員快速圈起來,但如果沒有產品把大家的痛處撫平,標簽就會陷入“然并卵”的窘境。而用戶定位不能簡單的說只是白領女性群,要細分,性別、年齡、是否結婚、是否有孩子,因為人生的不同階段都有變化,所以你原來所說的用戶定位,其實遠遠不夠。
目標用戶定位明晰后,接下來就是產品,在這個物品過剩,產品亂飛的年代,產品功能已經遠不能滿足用戶訴求,還必須肩負起用戶展示自我以及與外界互動的使命,這就使得產品人格化的特征越來越明顯。同時還有符合 “平民的價格、貴族的氣質” 才可能打動中產,產品或服務要驚艷到讓粉絲引以為傲,逢人就贊不絕口主動分享、推薦,讓用戶有炫耀的資本和自傳播的動力。
2.社群運營
社群的價值在于運營。運營需要專業的執行團隊,至少要承擔起四個智能,內容產生、活動策劃、新媒體運營、客服,當然還要有一套群管理軟件、微信群、QQ群、貼吧、APP等。
運營一個社群,首先你要建立一個章制,健全社群運營機制:評價機制、激勵機制、會員積分體系。一個群體是變得更聰明,還是更愚蠢取決于互動的時空環境與機制等,而不是互動這個動作本身。因此,要想讓成員的連接與匯聚產生群體智慧,更重要的是改善連接與匯聚的機制。
社群有自己共同價值和責任,同時構建社群的規范,通過制度、層級和角色來進行區分成員,并通過權利和權益的不同分配、激勵的干預和懲罰措施等影響和控制社群的集體行動,提升社群的認同感和執行力。
如何激發成員的群體智慧和能量?需要制定評價標準和激勵機制。由于社群不同于企業組織,可以單純的依靠利益來驅動。社群還有其他多成分如人文情懷、使命追求、愿景,因此,社群運營除了常規的利益獎懲之外,還需要一套全新的運營機制。
3.社群變現:完成從產品到品牌,再從品牌到產品的三級進化
目前來看市面上常見的四種變現方式,第一賣廣告位,第二賣產品(做電商),第三賣服務(收會費),第四股權眾籌或者產品眾籌。前三種依然是把社群作為一個銷售渠道或者平臺。可社群的價值如果僅僅是用來賣貨的話,不亞于買櫝還珠。那么社群的商業模式到底該如何設計?個人認為社群的商業模式應該是通過社群成就一個品牌,使社群品牌成為一種文化價值的承載物和表達體,然后通過品牌延伸來構建社群生態圈。我們不難發現社群的商業利益還是來自當社群成為品牌后跨界整合資源提供其他服務或新產品來贏利,通過輸出平臺、文化、機制,使得品牌價值最大化,過程中 + 眾籌 + 共享是個不錯的組合。
推薦閱讀:
電話咨詢
免費試用
預約演示
價格咨詢
獲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