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電商的癥結所在
發布時間:[2016-07-11]分類:熱點新聞
生鮮電商這幾年來風頭強勁,一面是上千億的市場規模,一面則是持續倒閉的生鮮平臺,生鮮電商行業的古怪現狀讓創業者們真是又愛又恨。在市場規模良性增長的格局下,不斷有生鮮電商陣亡,顯然生鮮電商發展遇到了繞不開的死結。那么生鮮電商的癥結到底何在?
1.冷鏈物流不是最大的癥結
幾乎每一家生鮮電商都將冷鏈建設作為平臺的頭等大事。貼著互聯網標簽的生鮮電商,打破了時空的界限,最終卻逃不過生鮮運輸這個有時空界限的難題,諸如櫻桃、大閘蟹、荔枝等為代表的生鮮產品,對生鮮平臺冷鏈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然而冷鏈物流其實并不是每一個生鮮電商平臺的標配,在國內電商領域,京東的速度可謂是前無古人,不到24小時抵達用戶的高速度物流網絡卻仍然無法滿足生鮮電商的需求。在沒有生鮮電商前,地處東北三省的用戶也能吃到泰國的荔枝,傳統渠道已經擁有一套成熟的生鮮物流體系。試問生鮮電商平臺們,你們的冷鏈在哪里?說白了,那些口口聲聲喊著擁有完善冷鏈的生鮮電商,為了降低成本借助第三方快遞進行運輸,并對外宣稱有冷鏈。事實上,很多生鮮電商所謂的冷鏈不過是營銷措辭。
要知道千年前的楊貴妃地處長安,卻還是能夠吃到千里外的嶺南荔枝,雖然此舉被后人詬病。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生鮮的運輸應該不是問題才對。答案顯而易見,生鮮平臺并沒有在冷鏈環節下一番功夫,這才有了生鮮電商受冷鏈發展約束的現狀。在現有的技術和硬件條件下,生鮮電商冷鏈仍有太大的改善空間。所以,冷鏈并不是困擾生鮮電商發展的一個真正原因。
2.供應鏈成硬傷
對于用戶來說,生鮮電商的核心價值有兩點,一是電商這種便捷的模式,二是生鮮。所以正宗的生鮮供應鏈,決定了生鮮的品質。以荔枝這款水果來說,產地有很多個,口感也有諸多差異。所以對于出售荔枝的生鮮電商而言,正宗品質的荔枝才是平臺的核心競爭力,然而目前現有的生鮮電商平臺,其實扮演的是一個“二道販子”的角色。從傳統水果渠道購買生鮮水果,然后再搬到生鮮平臺上賣。
沒有優秀的生鮮供應鏈,生鮮電商與傳統水果店沒有任何不同,也沒有任何競爭優勢。原因就在于,用戶在生鮮電商購買商品后,還需要等待物流配送,食品的新鮮度就大打折扣。一個生鮮電商平臺沒有自己的供應鏈,拿不到優秀的生鮮產品,只是一個貼著互聯網標簽的二道販子,生鮮電商的價值何在?也許唯一的優勢就在于價格了,要知道電商總是以低價吸引消費者。
所以生鮮電商當下面臨的生存困境并不僅僅只是完善冷鏈物流就可以解決的,供應鏈缺失也只是其中一方面,生鮮電商來去也快主要還是自己。在這個浮躁的互聯網創業里,多得是創業失敗的例子,生鮮電商還需沉淀。
推薦閱讀:
電話咨詢
免費試用
預約演示
價格咨詢
獲取方案